

嘉兴市南湖区南湖创业学校于2012年11月,经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批准,成立了“市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简称荆楚非遗传承院)”,引进荆楚18位技艺大师,开展传承手工技艺教学、保护性生产和技艺创新,弘扬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工艺技艺,致力于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的规模化传承、发展和创新。

从2012年开始,学校连续六年选派民间工艺大师和民间工艺专业学员参加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通过传统戏曲表演、现场民间技能体验及宣传资料的发放,向社会宣传荆楚非遗项目,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市编委批复成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心设立在市群艺馆,实行两块机构牌子一套班子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至2004年以来,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今,已有“荆河戏”、“楚式漆器髹饰技艺”等8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榫卯木雕”、“磨鹰风筝”、“五虾闹鲇”等39个项目列入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雕花剪纸”、“葫芦烙画”等68个项目公布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其中,可进行生产性保护的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有14项。市荆楚非遗传承院在全国是具有代表性的非遗传承教学和生产性保护基地。